高分作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观后感作文 > 导航

梁思成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9-25

梁思成观后感12篇。

好的电影可以激发我们浓浓的兴趣,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经常写观后感,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丰富,到底该如何写好有关作品名的观后感呢?我们听了一场关于“梁思成观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梁思成观后感 篇1

看人物传记的好处是,用看一本书的时间看透了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此为借鉴。同时,每个相对成功的人生命里总有几盏“明灯”,指引着主人公去坚持,去努力。对于梁思成,任公(梁启超)当仁不让是这盏明灯,从他给梁思成手写的李白和杜甫诗句的集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看得出任公对儿子的期盼。

如果这本书早十几二十年遇到(那时可能尚未出版),我定全力以赴选学建筑系。梁思成先生去世是在1972年,而那一年我尚未出生,“落后”了三十年认识这位历史人物,投心与文字,仿若立于先生身旁,感同身受,几度狂笑亦心酸落泪。

人,如果不学习历史,是孤立而狼狈的存在的,即不知前世为谁,怎懂今世可为,又哪得来世修为呢?建筑正是一部活历史,应该好好学习和体会的。从这本书,我也感受到知识的广博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益处,对于养儿教子更是如此。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女儿的“明灯”,但通过我自学、自省、自修,我在努力着,与孩子一起学习进步。这也是我第一次仔细看手绘的建筑图,梁思成一丝不苟的画风令我折服。林洙先生对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爱,也是天地可鉴的,感人肺腑。也让我懂得夫妻之间真正的理解是需要假以时日的,有时候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我也认为此时我花费时间每日记录博客也是值得的,与人于己都是有好处。甚至,我曾一度联想,把这本书在适当的时机推荐给女儿,引起她的共鸣,也许她会选择学习建筑系?期待!

梁思成观后感 篇2

去年八月份的年假,我去了河南,经郑州、开封,而后到洛阳。去看烈日曝晒下的龙门石窟,我站在巨大的卢舍那佛像下,心里涌起一种奇妙的庄严感。那时刚读完梁思成的《佛像的历史》,于是我眼中的龙门石窟,多了分别后重逢的亲切感。一别经年,别来无恙?至于那些大大小小不同年代的佛像,因为事先读过的书,我也能大致的分辨出它们雕凿的年代,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而后离开洛阳,去往古都西安。到西安的第一个夜晚,朋友带我们去看大明宫,返程路上我睡着了,而后有一瞬间醒来,原来是路遇了古城墙。夜里城墙上亮起垂挂的灯笼,漫长的一线,在灯火通明的城市夜里发着幽幽的光,告诉你这座城市的悠久。在那一刻我脑海里响起了这样的话:“保存完好的西安古城墙当让北京汗颜。”站在西安的古城墙下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当年北京城里,梁思成无力抗争的声音。

后面坐了一回西安地铁。在路上仰望被彩灯环绕的钟楼和鼓楼,是西安最美的夜景。一边是西安最繁华的街区,一边是古老的建筑,所有的车流到钟楼下全部绕道,这是古城墙的威严。同行的人拍下灯光闪耀的鼓楼,“美人如花隔云端,梦魂不到关山难”,那一刻鼓楼的美永远的留在了我的心里。后面去回民街,在人头攒动的回民街穿行,这里是充满了市井味儿的西安,不是那座巍峨的古皇城。可是我差点忘了,若没有这威严的古城墙,这让人仰起头来心生敬畏的钟鼓楼,回民街恐怕也无法体现出西安的市井风味。

西安第三日一早去寻找碑林,却意外的发现了大雁塔。好吧,就是你了。在雁塔广场拍照,没拍几张,音乐喷泉居然开始了,没有多等待一分钟。冲天而起的水幕让躲避不及的我淋得透湿,却给了我最大的惊喜。仰头望着越冲越高的水柱,你会有冲进水幕去舞蹈的冲动。

下午碑林。每一样都是国家级珍宝文物,西安的骄傲果真是默默的。站在一千多年前的巨型石兽前,除了惊叹别无他法。

出来经过书院门,没有进去,时间已经不够,而我更期待登上古城墙。

傍晚时分终于登上古城墙,还有恰到好处的一抹斜阳,给整个城墙都镀上一层红色。赤脚在城墙上走,第一次觉得离西安这么近。在城墙上骑自行车,70分钟骑完13.7公里的全程,直到暮色四合,城墙上挂着的灯笼亮起,一辆又一辆的车从身边超过,偶尔猝不及防地冲下一个“海漫”,于是是刺激的尖叫和大声的欢笑。这古老的城墙,残阳夕照,天边的红霞,飞速地踩着单车,耳边是呼啸而过的风声。有这一天,西安行已经足够圆满。

这就是西安留给我的回忆,然而关于它的意义我当时似乎还并未多想。

而后xx年的国庆,我去往北京。去天安门广场,看汹涌的人潮,也看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故宫的红墙旁走过,看光影斑驳,我用相机拍下故宫红墙上缝隙中长出的一颗绿植,那是生命给人的惊喜。然后绕过护城河,我是第二次去北京,却是第一次站在故宫角楼前惊叹不已,舍不得挪开脚步。而后夕阳西斜的时候,我们终于爬上了景山,山顶人潮汹涌,我的眼中凝望着的是这晨昏中的故宫建筑群。六七百年的光阴在这一刻好像被凝聚到了一起,建筑的美果真能让人觉得窒息。

在北京的第二天下午,从北大出来我们去了什刹海。在那之前先去看了钟鼓楼。从远处看到的鼓楼并没有给我什么特别的感觉,于是从广场上转身,看到鼓楼对面的钟楼,仿佛更加雄伟。可是突然一个回头,我看到灯光投映下的鼓楼,那种独特的色泽感,广场上玩耍的孩子们,特别的静谧感,竟让我半天都没能说出话。

后面还有一日下午,我想去看恭王府,却因为景点人太多而只能作罢,我站在胡同里,遗憾地想着和珅用来存放宝物的那九十九间半,脚步迟疑。只好选择在胡同里晃荡着来度过整个下午,而我的心里,却终究还是想着上一次来北京时未能细看的辅仁大学建筑楼,于是按图索骥的找了过去。终于能见到这别后让我思念许久的建筑。

在今天这个夜晚,我坐在冰冷的房间里,面对着电脑,脑海里浮现出那一个下午的场景。我们坐在辅仁大学前花坛旁的椅子上,微风吹拂着我们的面庞,我们一起仰起头细细看着这建筑物上的汉白玉雕花,赞叹着这毫不重复的窗户设计。甚至因为建筑不对外开放,我们站在花坛上跳起来想尽力多看到一点内部的设计。我们口中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为这美妙的建筑,更为身边能有这样一个同赏这样美好的人。

在北京的那一周里行程紧张,我重游北大,去看鸟巢和水立方,甚至去了一直记挂着的奥森公园,还去吃了吴裕泰的冰淇淋。有好多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回忆,而如今回想起来,最先跳入脑海的美好却还是那一个下午,我们静默地坐在辅仁大学的花坛旁,看着这精妙无比的建筑,目光爱抚着它身上的每一块砖瓦,用脚丈量了它周围的每一寸土地。然后恋恋不舍的离开。

我不知道这样的心情是否与梁思成与林徽因以及他们的那一帮营造学社的伙伴们踏访中国各地去寻访那些古建而历经艰难终于能得一见时的心情一致。也许完全无法相比,可是当我站在故宫角楼旁,看到那翘起的飞檐,护城河中映射出它的倒影;当我站在景山之巅,俯瞰着余晖映照下的故宫建筑群,红黄色调的搭配中那静默的庄严;尤其是当我站在辅仁大学的前面,望着是中西风格结合几乎可用完美来形容的建筑时,那种美感给我的心灵引起的震颤感让我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热泪盈眶。

于是当我捧起这一本《梁思成、林徽因与我》时,当我翻到他们走遍大半个中国留下的那些古建的立面图或剖面图时,我一张张细细端详,舍不得翻页。而下一页又可能是更让我惊叹的图片。我羡慕他们,能够亲眼见到这么多的美好建筑;又敬佩他们先知卓著地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丰富而又宝贵的历史资料。人的一生太过短暂,而人类关于美的意识却又是如此的一脉相承,也许这些建筑有一天都将被损毁而无法保存,但它们印刻在人类历史进程的痕迹却永远不会消失。

还有一个下午,闲极无聊,我们去了前门,只剩下一个箭楼的前门,显得十分突兀。如果它还可以称得上美,那也只能是一种残缺了美。于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西安的可贵,也许就在那保存完善的古城墙。如果没有这城墙,我们靠什么来回忆起古长安城曾有过的回忆,那些四方来仪的威严,那烈烈西风吹拂过这个城市上空留下的空谷回音,全都消失踪迹。一道城墙,留存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印记。而今当我回想起站在西安的城墙下,仿佛听到了梁思成在北京城里痛苦的呼喊。《梁陈方案》被否决时,北京的古城墙被拆掉时他的痛苦,应该更甚于他受到批判时的伤害。

可是再没有一种可能了。当我站在景山之巅,看到那震撼人心的故宫全景时,再往右边看去,可以看到鸟巢对面的盘古大观,往左边看去,可以看到央视的裤衩楼。可以看到蓝天下繁华现代的北京城,只是再也没有那一道北京城墙了,那个“凸”字形的城墙了,那个镌刻着北京城历史的城墙了。当我站在景山之巅,看到现代都市北京,高楼林立,一派繁华景象,可我却还是忍不住觉得一种虚无感,因为曾经承载这个城市记忆的建筑再也不能恢复了。现在的北京将按着既定的道路走下去,那是今日之北京,却再也不可能是那个历史上的北京了。

当我回想起曾经在北京时的场景,我总会产生这样一种幻想,也许梁思成就在天空的某一个角落俯瞰着他热爱的城。他在想什么?如果他还活着,他又会说什么呢?只是再也没有了答案。今日的西安,也许可算是实现了梁公对北京建设无法实现的梦,只是今日的北京,再也没有了这样的机会。

当时的明月,终究无法映照在今日北京的上空;而那些彩云,终究是随风而逝了。

梁思成观后感 篇3

国庆期间,得以空闲将《梁思成传》全部看完,感触良多。

从事建筑工作的多数都知道梁思成,他是中国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传承起到巨大作用,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培养了新中国一大批建筑方面的人才,编撰《清式营造则列》《中国建筑史》等书籍,建国伊始,针对北京的建设提出“梁陈方案”,主张对旧城进行全面保护,择新址建设新城,无奈最终被否,在今天看来,“梁陈方案”仍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前瞻性,苏州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在老城之外建设新区、工业园区,如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如马寅初在建国初期就提出实施计划生育,但同样被否,三十年后才得以推行,重大决议均由阶级意志所决定,而不是科学论断、理性思考的结果,如今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大到国家,小到公司,还是屁股决定脑袋、外行领导内行、主观想法否定客观推断,这种现象就是《中国不高兴》书中所谓的“文艺腔”。

梁思成就是“文艺腔”的受害者,对于古城保护、城市建设当然要听取专业工作者的意见,当年方案讨论来讨论去,持续了好久,最后还是被否了,而后进行旧城改造,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老北京城被改的面目全非,当年在战火中得以幸存的旧城墙、古建筑、古民居都毁于自己人手中。据后来的消息说,当年的一位高层领导指示,皇帝住得,为什么我们住不得。这时候任何的科学论断,人文分析都是苍白的。

梁思成观后感 篇4

于是,唯有无奈。

泰戈尔体察到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恋,写诗道,“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唉”。

我常想如果林徽因的爹是现在的某个势利眼,林徽因是现在的某个几零后。在徐和梁之间如何抉择?徐较梁分流倜傥(论长相,确实梁远逊于徐),才华外溢(梁的才华更艰深而专业,徐的诗歌更通俗更流行),追求猛烈(甜言蜜语加众友助阵),虽说有婚史(现在四五十的多金大叔都那么抢手,更何况老徐才三十几),徐简直稳赢了。

林最终选择了梁。父母双方的刻意搭配不容忽视,但林书豪自己的选择或许更为重要。再说,林的追求者又不是老徐一个人。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给点钱去学个钢琴、画了素描,那是“技”,人格的熏陶,那才是“艺”。

于是,时刻自省。

任公之性情,是后辈之榜样。在报上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讨伐袁世凯,慷慨激昂,一时“时务文体”风靡;在家书里切切叮嘱,既指点事业爱情之大方向,也不忘叮嘱思成拓展业余爱好之小节。任公与康有为师徒数载,后期康保袁称帝,任公依然断绝师徒关系,可谓国是不糊涂,任公几房家眷和谐相处,可谓家事显和谐。

说来容易,行则甚难啊。

于是,敬为偶像。

网上有个段子,某对男女热恋之中,女问男:“你爱我吗?你愿意娶我吗?”男答“

我爱你,至于结婚,还是先要见下你的父母。”

妙答。看到父母,目前更多的是长辈们对子女一代的调查和认同。其实,也应该是年轻一代在购买产品时对厂家质量的检查。

百年老店也有次品,但少。路边野摊也有美味,但卫生质量一般堪忧。

“妈妈,洗脚。”

“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梁思成观后感 篇5

读了窦忠如的《梁思成传》,思前想后,总要写点什么。梁思成是伟大的,梁思成的成就也是巨大的,他之所以获得如此的成就,除了坚实的专业功底,我觉得,高贵的情与高雅的趣赋予了梁思成特殊的性格魅力,使他能够积极乐观地去面对人生旅程中的阳光璀璨和风雨挫折,成就了这位建筑巨人的伟大事业,也奠定了梁林这对情侣爱情的基石。

梁思成虽然是个不乏理智的学者,但也是一个情怀博大的性情中人。性情中人富裕激情,干什么事任凭性情支配,不一定时时事事三思而行,凭仗激情,往往能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干出出乎意料的伟业。梁思成对自己从事的建筑事业和中华古建筑怀着深深的情与爱,为捍卫北京古城墙,他敢冒大不韪,与当权者争执;他对祖国和人民忠贞不贰,吃多少苦也初衷不改,九死而不悔;他关爱妻子林徽因和孩子,关爱学生,这在很多文章中屡见,在此就不细述了。

梁思成的童年是极为幸运的,他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得以在大自然中畅游。小时候,梁住在日本横滨。他经常跟着妹妹思顺,在山上用长长石台阶玩耍。在滑稽乐观的父亲梁启超的启发下,他们游泳、爬山、郊游、野餐。7岁时,梁思成学会了骑自行车,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先进和时尚的事情。

梁思成身上流淌着他父亲的鲜血。虽然他从事的是一门艰苦的专业科学,但他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兴趣博识而高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赢得了随同一生的美好爱情和幸福婚姻,也使他在流离失所和困难困苦的境遇中,勇敢地战胜了人生中的两大敌人——低沉与妥协。

梁林第一次见面,都留下了美妙的印象。梁思成后来在回顾与林徽因初次相见的情景时,话语里充满了一种美妙和甜蜜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随同了他终生。而林徽因呢?

“如此富裕朝气,博识扎实的学识,风趣不俗的言谈,毫无富家子弟的轻浮与做作”的梁思成,同样给年少但较为早熟的林徽因留下了一种深刻而心动的记忆。

对于他们的这种“**组合”,《林徽因》一书的作者张清平曾用建筑术语形容:“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构造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厚实、轻巧、柔韧,他们的结合是无可替代的。

”手上捧着一本墨香飘溢的《梁思成传》,仍然沉浸于浏览好书所产生的那种激动不已的状态中。作品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伟大建筑巨匠梁思成的风风雨雨。深刻体现出梁思成身上所凝结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体现出其对中国传统建筑继承和创新的精神。

作者语言平实而不乏精妙,理性述说而满含深情,构造宏大而细致入微,情节跌宕而激流奔涌……写得不仅用心用情,而且更为用理、用智,令人感叹万端。

梁思成观后感 篇6

[键入文字]

《梁思成林徽因》观后感_1200 字

喜爱欣赏林徽因已经是多年了,从第一次看《人间四月天》到看了张清平写的

《林徽因传》和拜读了她的诗集,再到后来看了梁思成写的关于建筑的书籍《大拙至

美》等。林徽因是我迄今最欣赏的一位女性:集才气、集美质、集傲骨,也集热爱与

事业于一体的旷世才女。

**时代的知识分子,心中还保留着我们这一代人无法理解的爱国精神。幼年在李

庄时,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问母亲:“如果日本人打到这你们怎么办?”徽因特别平静

的说,“中国读书人不是有条老路吗?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然后小从诫惊恐的

说,“那我怎么办?”徽因一字一句的说:“国之不存,怎顾得了你!”在兵慌马乱的战争

在这个时代,他们依然保持着一颗童心,继续做学问,为心中的理想和爱甚至承担

病魔、环境的恶劣和精神的折磨也在所不惜,殚精竭虑。

看完最后一集,如鲠在喉,泪在翻转身后涌流而下。为林徽因,为梁思成,为他

们对建筑事业的毕生付出,为他们想极力保护中国古建筑的行为。梁林二人对于中国

的建筑事业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

关于建筑,梁思成奠基了中国的建筑学,写了《中国建筑史》,他一生致力于研究

和解读了李诫的《营造法式》。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

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点也不差,林徽因没有那种能力。他们俩事业上琴瑟和鸣!

他们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从诫”来表达对李诫的崇拜之情以及对建筑事业的热爱。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地毯式轰炸专家”美

中国将军李梅指挥美军对日本进行大规模轰炸。时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

主任梁思成也接到了一个特别的任务——准备一份占领区文物和建筑清单,并把它们放在军区

图上标注出其位置。对于一个建筑专家来说,恐怕没有比这更令人兴奋的工作了。

他同学生罗哲文不分昼夜地绘制地图。梁思成的地图上有一张特别的地图

梁思成观后感 篇7

《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读后感范文

忙里偷闲读完了《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感觉自己日渐枯萎的领悟力、审美力突然间原地满血复活,仿佛对建筑这个从未接触过的学科有了深入了解。虽然这种了解只是一种肤浅的、自以为是的理解,但是阅读过程中那种无缝对接的融入感、深以为然的认同感,还是显得十分难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是梁思成先生把中国建筑知识讲得深入浅出;二是其所用的文字很流畅、很直观;三是其建筑思想很超前、很有远见,即使在今天依然适用。

读此书的第一个感受,好像是在直接浏览梁思成先生的人生历程。通过他自己的学术文章和林洙女士的回忆片段,详细讲述了他研究中国建筑的艰辛历程,描绘了他关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理想架构,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他的建筑思想、艺术思维。梁思成先生关于建筑、艺术的观点是十分鲜明的,带有一种建筑学家的耿直和率真,不管是夹杂在建筑专业用语中的价值判断,还是在给朱德等领导人书信中的片言只语,讲得都很透彻、很直白,带有强烈的冲击力、感染力,直入人心。

读此书的第二个感受,仿佛是穿越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清华大学的建筑系课堂,静静聆听梁思成先生的生动授课。书中所用的文字给人一种娓娓道来、谆谆教诲的感觉,立体、形象,这可能与他作为建筑教育学家有直接关系。梁先生善于用信手拈来的鲜活例子阐释深邃哲理,不管是水彩课上拿罐子和盘子来比喻谦虚对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还是拿胖妇人旗袍上的“孔雀开屏”图案来比喻建筑装饰的恰当性,都非常通俗易懂。他在解释建筑学抽象理念时,往往用比喻的手法将之具体化、形象化。

他把中国古代建筑风格比作“文法”,把斗、拱等建筑构件比作“词汇”,让人易于理解;把城市比作有经络、脉搏、肌理的人体,把城市的发展比作人成长的过程,从而告诉我们城市不仅会像小孩一样得伤风感冒,而且不科学对待还会像大人一样得动脉硬化、高血压。“我所惟一可以奉献给祖国的只有我的知识。所以我毫无保留地把我的全部知识献给新中国未来的主人:我的学生。”梁先生不但有“深藏在陶罐里”的渊博知识,而且善于深入浅出地、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解知识,这是十分值得称道的。

读此书的`第三个感受,就是好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总是能够流传隽远、历久弥新。梁思成先生的建筑思想和城市规划理念,在今天仍然很有价值。他勉励学生要“带着时代的艺术特点、感受着历史的步伐”去学建筑、去创造建筑,他自己也是如此。在对古都北京的保护问题上,梁思成和陈占祥提出了著名的“梁陈方案”,主张“从整体上对老北京进行保护”,这是卓有远见的。虽然他们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北京古老的城门楼、牌楼、城墙被拆毁了,那个经典的北京旧城消失了,但是在梁思成与北京副市长吴晗的据理力争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的风骨。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2001年曾写过一篇《梁思成百年祭》,结尾处写道:“错批一人,多生几亿,这是说马寅初的;错批一人,少了名城,这是说梁思成的。”我想,这也算是对梁先生的最佳褒奖和致敬了吧。

梁思成观后感 篇8

梁思成观后感

在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古迹实在不少,但这些需要人去维护、保护。梁思成正是这样的人,他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做中国古建筑的保存工作。

看完《梁思成》后知道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城是被破坏过的北京城,老的那些建筑都是瑰宝但都被破坏了。想到梁思成说的那句话:”以后再建就是假古董了。“我心里有些泛酸。北京古城被毁了因为那些所谓的苏联专家,但巴黎被保护了因为那群法国人接受了梁思成的规划建议,一个东方大国一个西方大国,为什么差别会有这么大。

梁思成为了破解《营造法则》廓清中国建筑史,自己下乡到田野实地考察;发现了新的古迹,不怕危险独自爬山高塔顶端进行测绘工作,他为了保护更多的建筑而牺牲自我。真的可以说:他们的学术已经沁到他们的血液里了。

其实看了这么多的《大师》,每一个都是真心为国发展,却要受到这样的待遇,太不公平了。那些都是先知先觉地大学者,却被小人当道,让这个民族失去了本应保护的更好的几千年的文化。

梁思成观后感 篇9

怀揣赤子之心,为国奋斗终身

——暑期读《梁思成生平散著集》有感

梁思成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的儿子。我们对梁启超非常熟悉。他的《少年中国说》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学子。而梁思成这个名字,却鲜少出现在课本里。

梁思成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史学家、教育家、建筑师。也许是因为他的职业目标太明确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名字还是比较陌生的。然而,他在中国建筑领域的努力值得我们的尊重。

1944年底,日本侵略者被打败了。为了与**合作,重庆**成立了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隶属于教育部。主任是韩立武,副主任是梁思成,教育部副主任。1945年初,梁思成由南溪李庄赴重庆,亲自编写了《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其目的是在盟军(美军)轰炸**敌占区(即战区)时,保护重要的文物古迹。

这份目录对400项文物的位置、名称、建造年代都作了简要的说明。为了让没有建筑学知识的战争官兵了解它,他还用非常简练的语言传授了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常识。那个时候的中国正经受着几个世纪以来最严酷的变化,许许多多的新中国人渴求着“师夷长技以制夷”,摒弃着老祖宗的东西。

再加上战时,各地陷入水深火热中。可以说,是梁先生四处奔走、游说、努力工作,最终促成了这一局面。

时至今日来看,这份《目录》是一个历史文献,记录了当时作者对中国文物建筑掌握的广度和认识的深度。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多次文物普查工作,新中国不断建立了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不但数量远超《目录》所载,年代鉴别也更为准确。

梁思成和他的第一任妻子林徽因,属于建筑学范畴,在15年的时间里调查了190个县的2738座古建筑。这是一项极为庞大、繁琐的工作。我国幅员辽阔,有些古建筑只有历史文献记载。

经百姓口口相传,不免失真。随着时间的洗礼,其中一些已经不复存在。有一次梁先生得知某地有一座古塔,颇似史中所载,可惜年代久远,当地居民也无人知晓。

为了避免空手而归,他先给当地一家照相馆寄去了一些钱,希望对方能寄去拍摄这座古塔。因为写的是xx地照相馆,实际上也不知道是否有这样一家照相馆,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没想到后来果真收到了一张相片。梁一看,这座古塔正有着某个朝代独有的建造特征,大喜,欣然而往。

梁思成1924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历史。毕业后回国为祖国做贡献。此后,几次赴国外讲学。

他写了许多手稿,从中国建筑到艺术,从砖塔、拱门和桥梁到绘画和雕塑。从印度佛教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到中国建筑对日本建筑的影响。

“……日本的建筑像镜子一样映射着中国大陆建筑不断变化着的风格。日本早期的建筑可以正确地称为中国殖民地建筑,还有一些建筑是真正由大陆工匠建造的。最早的是奈良附近的法隆寺建筑群,由韩国工匠于公元607年建造。

奈良东大寺金堂是中国鉴真和尚于公元759建造……”梁先生在他的文章中细细地举例。没有今天便捷的互联网,连照相都十分不易的时代,要得来这些资料又岂会容易。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似乎还可以看到梁思成先生那颗真诚的学习之心。

这本梁思成生平散著集当中还收录了不少梁思成的手绘、手稿、家庭相片、私人信件等。包括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总平面图、清代(乾隆时期)北京市平面图、河北省赵县安济桥(赵州桥)手绘、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立面手绘等。

梁思成有着科学的研究方法,刻苦钻研的精神,学贯中西博览古今的才学,再加上他个人的智慧,是当之无愧《中国建筑史》的第一撰稿人。

梁思成对文物古建有着超乎一般学者的热忱,他在以身作尺,丈量历史的跨度。他不仅为中国古建筑遗存做出了努力,也为日本古建筑遗存做出了贡献。

梁思成曾经说:“我所唯一可以奉献给祖国的只有我的知识。”他做到了。

他的身上有一股学者的拼劲。他虽没有像他的父亲那样,留下《少年中国说》这样的激励文章,却在一生中无数细节中印刻着他浩荡广阔的民族胸襟、为国为家之大爱。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热爱祖国,热爱事业,为自我价值奋斗一生!。

某某学校某某某

某某年某月某日

梁思成观后感 篇10

北京原来是有城墙的,解放后,北京城市重新规划,梁思成要把北京城墙变成一个环城立体公园:“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可以砌花池,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息。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阅览室、茶点铺。这样的环城立体公园,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可惜一场浪漫梦想被1957粉碎了。北京城墙被拆了,拆得支离破碎,墙橹灰飞烟灭中,北京城墙没了,城墙,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只能留在那代人的记忆中,抑或从泛黄的老照片中依稀辨的出些模样。

纵观梁思成一生,解放前的梁,风华正茂,《营造法式》注解;组建清华营建系,编写《中国建筑史》……一个个的成就,另国人,乃至世人骄傲,中国建筑的艺术,第一次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

梁思成是极爱国的,解放后,毅然留在大陆,想为中国的建设鞠躬尽瘁。但现实又是残酷的,梁慢慢在各种政治斗争中迷失了方向,学术上几乎再没什么成树,承受着精神和肉体的折磨,直至走到生命的尽头。

梁思成在当时是寂寞的,直到死后,才被给了个中国式的“死后哀荣”,但梁绝对又是伟大的,建筑界的这块丰碑一旦树立起来,不管风雨,也是屹立不倒的,他的光辉,照亮的是千秋万世!

梁思成观后感 篇11

[摘要]梁思成和林徽因是一对学者,他们有许多故事和传说。他们的爱情故事让世界感动,他们为中国建筑所付出的努力也让人钦佩。20世纪30年代初,他们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一学术领域的先驱,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在这一生中,战争、内乱和政治运动一次又一次地打击着他们。他们为恢复历史和建筑的尊严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关键词】家世爱情苦难

前章:传说

梁思成和林徽因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他们并不那么熟悉。他们被告知他们不同寻常的家庭知识,她的美丽,才华和爱,以及他对一座古城的痴迷和依恋。我们知道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终身不嫁的著名学者金岳霖。我们知道,梁思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建筑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一切只是停留在传说中而已,她和他,有什么样的境遇,有什么样的苦难经历,也许我们还不明白。这部纪录片,来自尘封多年的私人收藏,把我带入了这对夫妻传奇而坎坷的生活。

图1梁思成林徽因

第一章:父亲

梁思成和林徽因都出身名门,有着著名的父亲。毫无疑问,两位父亲对他们成长的影响,甚至两位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影响着才貌双全。

梁启超,梁思成之父,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汉学大师和中国现代传媒的鼻祖。他不仅是一位有权势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温和的父亲。对于他,我们并不陌生,早在初中的时候学习历史时便了解了他是与康有为并称“康梁”的维新派志士,戊戌政变正是在梁思成出生的前两年爆发,梁家流亡到日本,梁思成的童年在日本的海边华侨别墅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图2梁启超

林徽因,比梁思成小3岁,1904年出生于杭州。她的父亲林长民也许不如梁启超出名,但她也是清末民初一位活跃的政治家和一位侠义柔情的父亲。天资聪颖的林徽因从小深得父亲的疼爱,但儿时的林徽因很少见到父亲,他总是奔波于那些她还并不了解的国家大事,与父亲的联系,许多都是来自于书信。

图3 林长民

在那个风气大开,社会急速转型的年代,梁启超和林长民,这两位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又接受西方思想的父亲,以自己的见识和眼光,试图建设一个全新的宪政国家,同时,还期望培养中西合璧的全新的儿女。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后来的留学生涯。由于政见一致,这两位政治家,成为了密友。

在林徽因还只是中学生的时候,这两位父亲直接促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林长民因“点火”行为辞去职务被派到欧洲考察,他带上了爱女林徽因,想将利用这次机会增长她的见闻。在欧洲之行中,林徽因被带进了文学殿堂,也爱上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建筑。

1924年,两位父亲安排梁思成和林徽因赴美留学,希望在共同学习中增进了解,培养感情。梁思成受林徽因的影响,以其美术天赋,选择了建筑专业。而林徽因却由于性别原因被挡在了建筑学的门外,她只得修习了美术系。

然而,林徽因几乎修完了建筑学系的所有课程,事实上,他接受了建筑学教育。在留学过程中,两位父亲通过书信引导孩子,并把自己的生活感受传递给孩子。他们总能及时解答难题。他们的学业已经圆满完成,两位父亲在建筑领域培养了中西结合的人才。

从童年、青春期到留学,陪伴梁思成、林徽因的是父亲的善良和责任。也正是父亲的影响,使这两位学者有了超越普通人的胸怀,为民族事业而奋斗。

第二章:爱情

说到梁思成和林徽因,他们的爱情故事不得不提。对于这段故事,大多是知道点皮毛,有一点确定的便是林徽因必定是个魅力十足的才女,因为有三位才子为她倾倒。从纪录片中我了解到,原来,最先认识林徽因的,是诗人徐志摩。

与父亲林长民在欧洲逗留期间,有许多志向远大的仁前来探望,其中包括徐志摩。在伦敦的邂逅让徐志摩爱上了林徽因。林徽因被诗人引入英国文学的殿堂,浪漫的诗人对于十六岁的少女而言,像是一阵奇异的风。

然而,此时,林的父女不辞而别。回到北平后,梁思成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两位父亲,是希望结为儿女亲家的。这或多或少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产生了影响。在我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影响。

1924年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徐志摩和林徽因是陪同他的翻译家。

图4 泰戈尔访华

徐志摩依然深爱着林徽因,浪漫的诗人为她写下了许多浪漫的诗。这一对在外人看来珠联璧合的才子佳人,终究未能走到一起。我不明白其中原因,我想,林徽因是爱这个诗人的,可是,她却并没有选择与他共度一生。

而个中缘由,或许在林徽因的诗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那一晚》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橙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也许可以这么理解,林徽因爱徐志摩,可她知道他们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他们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模样”。泰戈尔看出了他们之间的微妙情感,临别前赠诗给林徽因:天空的蔚蓝爱上大地的碧绿它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唉。

林徽因情感世界的另一个男人——金岳霖,他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而他对于林徽因,或许始终只是一个朋友。然而,他几乎一直都陪在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身边,在北平的时候,他是梁家的邻居;战争流亡的时候,他们一同逃亡。金岳霖在他们的生命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他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也在逃亡的艰苦时刻为病魔摧残中的林徽因带去了许多欢乐。

他就是这么默默地奉献了他一生的情感,他是一个至情的人。

而对于梁思成,林徽因与他一同赴美留学四年,两人对于建筑共同的爱好以及这么长时期的了解,并在父辈的祝福下结为夫妻。他俩的结合,是幸福的,几乎找不到任何的缺点,也许与徐志摩相比少了些许的浪漫,但这是现实的选择。这个选择,对于林徽因而言,是对的,梁思成是位不可多得的好丈夫;而对于梁思成而言,也是难得的幸运,得此良妻,夫复何求?

夫妻俩互相扶持,对于建筑学共同的的热爱,让他们共同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奇迹。

第三章: 苦难

早在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时,他就对建筑史和古典装饰很感兴趣,经常去图书馆翻阅资料,去博物馆欣赏许多流落到西方的中国文物。在掌握了建筑学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完整学习了西方建筑史后,他便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几乎空白的中国建筑史。父亲梁启超曾寄书给他们,一本北宋官订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专著——《营造法式》 ,梁思成很是喜欢,然而,这本书却如同一本天书一般,很多地方无法看懂,破译这本“天书”,便成了梁思成梦寐以求的愿望。

中国有漫长的建筑历史,却没有产生自己的建筑学和建筑教育。学成归国的梁思成放弃了建筑良好的前景,却要做中国学者都没有做过的事情,从头开始,研究中国建筑学历史,创建中国建筑学体系。

梁思成加入了刚刚成立的研究中国建筑史的营造学社,从清代建筑开始研究,梁林夫妇开始了他们毕生的古建研究历程。

中国学者拒绝了日本学者提出的合作考察中国建筑史的建议,那是对中国学者的刺激。营造学社在梁思成的带领下,自行对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他们走险峻的山路,忍受那些尘封的古建中生活着的臭虫和蝙蝠,不仅留下影像资料,还为每一栋建筑留下完整的测绘图稿。

“天书”的破译也在慢慢地前行着。

然而,就在他们还处于在五台山发现了迄今所知最古的唐代木构“佛光寺”的极度兴奋中时,七七事变爆发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陷入了长达9年的流亡。

战争是梁林夫妇的第一次磨难,他们被迫离开北平,曾经平静的生活不再,林徽因还染上了肺病,流亡生活使得她非但不能静养,还劳累起了一切家务。从北平到长沙,再到昆明,中国最高级的学术机构都在逃亡。最终他们流亡到了四川李庄。

在这里,总算是稳定地住了下来。

流亡的生活是艰苦的,然而他们并没有停止对古建的考察。他们期冀着战后能恢复这些珍贵的史料,而现在要做的就是保住古建研究能维持下去。流亡到昆明时,营造学社的社员们就研究西南古建,也有了许多的发现;而到了四川后,他们又开始研究四川的汉墓和悬棺。

这些学者们不但要研究,还要不时地担心自己的温饱问题。梁思成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维持社员基本生活的那些费用。庆幸的是,他们总算还是得到了各方面的资助,研究勉强持续了下来。

梁思成继续完成他的《中国建筑史》 ,并将它翻译成英文,让中国建筑也能登上西方的舞台。而这期间,梁思成张罗起了家里的所有杂务,林徽因由于肺结核一直躺在病床上。这一次,能让他们坚定下来的,我想,是他们对于中国的爱的胸怀以及对于抗战胜利的信心。

抗日战争的结束,梁林夫妇终于回到了北平,此时的林徽因已无力站着和朋友合影了。他们迎来了一生中荣耀的时光。

在梁思成的建议下,战后的清华大学开办了建筑系,作为世界瞩目的建筑史学家,梁思成重返美国,并参与了联合国总部大厦的设计。回国后的梁思成受到大家的景仰,在清华建筑系,梁思成过上了自己最向往的生活:黑板、讲台、田野考察。

他精心构建着他心目中的教育殿堂。

连年的战乱,“培育”出了苦难中国的学术精英。他们成为了中国的第一批院士,梁思成,也在其中。然而,正当他们学术生涯不如黄金时期,却遭逢历史的大变局。

国共内战,是对梁林夫妇的第二次考验。当时有二十多位院士追随国民党到了台湾,而梁思成,坚决留了下来,他对共产党并不了解,甚至是有戒心的(国民党的恶意宣传),但是他对北平是热爱的,他不管政党是谁,他只想为中国建筑继续研究下去。而共产党解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更是让梁思成爱上了这个党,他更放心地留了下来,并想在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大展宏图。

梁林夫妇到了人生中最忙的时期,梁思成忙着开会,忙着拉建筑师到北平,而林徽因则是负责技术方面的指挥。

此时,梁林的夫妇的第三次磨难到来,这是政治运动对这对学者的打击。

梁思成决意吸取西方社会大城市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一个千年古都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建设做一份长期的规划。

图5 城区规划图

梁思成主张的是把即将大肆兴建的行政区建在古城外,在保护古城的同时,将城市划分功能划分区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交通运输量。他的理念就是城市规划最高的目的是使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这种主张在当时却并不被认可。新政权成立初期,政治家的想法与学者不同,他们主张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而这个理念,与苏联专家的意见高度一致。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得人们都是主张要一心一意地学习苏联,革命热情高涨,试图将北京建设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大工业城市。

在这种形势下,梁思成的规划毫无悬念地被否决了。

在那种建筑理念引导下,要拆掉的建筑物越来越多,越来越离谱,象征封建帝王的城墙、城楼甚至故宫都成为拆砸的对象。这一切梁思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社会不能理解他想保护古代文化的愿望。他眼看着东方式美的古代建筑在被人们无知的破坏着。

他,想保住这座城。梁林夫妇为了跟上政治的时代步伐,互相监督,试图说明古建筑的民族性,民族性是符合时代的,聪明的他们想用思想武器来保住中国古建筑。

梁思成观后感 篇12

很多人或许知道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或者他的父亲梁启超,但读过《梁思成传》,我们会意识到,梁思成对于中国建筑业的贡献可谓是“一代大师”,从美国学成归来的梁思成不仅投身于中国建筑学的教授,而且和林徽因一起为保护中国的古建筑贡献着力量。

身为孩子的母亲,我看这本《梁思成传》的时候,特意注意到梁启超对孩子培养上所下的功夫,梁启超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而且也是“齐家”的好手,从最初在日本居住时候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梁思成身体养护的问题,以及回国之后梁思成进入清华园学习的问题,甚至梁思成的婚姻问题,梁启超都开明、民主而且睿智,我想正是因为父亲的这种明智,才从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梁思成学问和婚姻坚固的基础,而梁思成其他兄弟姐们也都很有成就,从侧面也说明了梁启超教子有方。

而对于梁思成,可以说是才情与性格都无可挑剔,婚姻和事业也一样经营的美满。他或许不如徐志摩浪漫多情,但林徽因最终选择了他,并且开启了梁思成学习建筑学之路,而梁思成在清华园各方面表现出的优异更是他生活丰富、才华横溢的一个表现,而当他终于找到自己的事业所在时候,他全情投入并取得了骄人的学业成绩,而当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他和林徽因又义无反顾回国执教,并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这项事业。

而在对待林徽因的问题上,梁思成显然是大格局的男人,不仅是在处理徐志摩的问题上,即便是后来金岳霖追求林徽因,作文他也能掌握好尺度,显示了一个男人的大智慧。林徽因去世之后,他娶了自己的学生,有一些人不理解,但从另一种角度上也是他的一种生存智慧。

这样看起来,梁思成的一生似乎是顺顺风顺水,有事业又有爱情的美满,然而在中国建筑学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克服种种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困难,而一直从事中国古建筑的实地调查和测绘工作,其困难重重是我吗无法想象的,《梁思成传》给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展示,使得我们得以窥见伟大的建筑学家梁思成。